行动为先 科研赋能 ——吴绫实验小学2025-2026第一学期教科工作计划
日期:2025-08-27 14:32:58  浏览量:0

教科研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息息相关,每天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都在解决各种问题,问题的解决如果能够将它进行系统化梳理就能成为科研的显性产物。如何系统化梳理呢。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帮助老师们梳理科研产物。

一、首先从“模仿”开始。

教育科研还是要多看多模仿。模仿专家思维,通过阅读去感悟专家的所思所想。为了帮助大家找到模仿的对象,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以“书香赋能专业成长”为核心,构建学校的教师阅读社团我们将尝试分层书单精准匹配各科教师需求,确保老师们能够更深入地感受专家思维;“学思并进”鼓励教师进行结构化思考并撰写感悟,教科室将定期甄选优秀文章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学期中期,阅读社团老师将阅读的理论放入课堂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实现“读—思—行”闭环转化,阅读收获融入课堂实践。

    二、寻找自己的“课题”。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实施“精准培育”策略,在假期中很多老师都撰写了课题初稿,在期初培训中,学校教科室也将开展相关讲座,针对选题、书写规范以及内容等进行集体培训。开学后也将邀请专家一对一指导课题撰写;针对第十一批课题申报,采取“教科室牵头辅导 + 专家指导精修”的双重把关机制,全程跟进课题申报流程,提升立项成功率,助力教师科研能力进阶。本学期学校还是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此,每月的反思还是要求结合参与的课题进行撰写,也可以自主申报校级微课题,结合自己的微课题撰写反思。

   三、论文是个人成长的印记

   作为一名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必不可少的。论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淀的成果。作为一线教师论文的选题应该是来源于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对日常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对策,接着实施相关策略,经过不断地反馈与修正,最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如果能够加以系统化梳理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论文。针对青年教师系统梳理能力的薄弱情况教科室将开展“一对一”靶向辅导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论文框架,从逻辑架构、论点提炼、文献引用等关键环节深入剖析理顺写作思路,规范学术表达,提升论文质量计划本学期每位青年教师都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除了撰写论文,每位老师也应该实时记录自己身边的故事用教育人的视角去描述身边的人或事。为了让大家的思考能被更多人看见,学校教科室将每周发起约稿,精选优秀稿件进行公众号推送。

   四、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撬动特色发展

   本学期将继续深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围绕“衣食住行”生活主题,组织各教研组系统提炼学科教材中的跨学科内容,构建知识融合框架。以“2+1”模式(大教研组2个方案、小教研组1个方案)组织典型方案设计,各教研组结合跨学科方案开展课堂教学打造典型课例。教科室将进一步联合学科骨干梳理跨学科课型,提炼各学科跨学科教学模型,帮助教师突破学科边界,构建特色校本课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