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绫实验小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日期:2025-08-29 14:16:42  浏览量:0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2025-2026学年工作意见与校长室工作计划,融合科学学科教学特性以及本校科学教学实际状况,本学期科学学科组教研活动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开展科学课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托,更新教育观念。借助AI技术赋能,扎实做好科学学科实验教学,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校科学师资力量,发挥教师优势,让教研活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学校计划,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最优化,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借助“教学评一致性”等理念,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与科研水平。

二、基本情况

1. 科学组现有4位教师,虽人员数量较少,但教师们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且乐于钻研教材。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认真备课,深入了解学生,课前准备充分,积极筹备实验器材,教学中结合实际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互相学习,重视对新理念、新课标以及AI等新兴教学相关内容的学习钻研。

2.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倡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其学习与周围世界相关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实验是主渠道,大部分学生对实验内容兴趣较浓,但在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结论得出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对于地理、历史、社会等非实验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易出现厌学情况,学习效果不佳。另外,学生科学知识记忆习惯不强,学过的知识不会主动记忆,学习效果较差。

三、工作及要求

1. 学习新课标与AI相关教学应用知识,落实教学活动。

2. 规范课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强化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加强作业质量监控,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作业设计与评价。

3. 推进课堂研究,提升教学效率,探索融入AI技术与“模型建构”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打造有效课堂。

4. 立足教研改革,提升教研质量,强化主动探究型课堂教学的教研主题,结合AI技术改革教研方式,推进网络教研,加强骨干教师引领指导。

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因新加入交流教师,需注重对其的培养融合,同时提高培训效率,开展针对AI、“教学评一致性”等内容的专项培训。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修养。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资料,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同时学习AI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等新兴内容。

2. 继续学习科学新课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课题研讨,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全面掌握教学目标,尤其关注能体现“模型建构”等理念的教学内容。

3. 用新课标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来评价衡量课堂学习质量,转变传统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利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更新评价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开展经验交流,学习理论、教法,更新教学手段,包括AI相关教学手段,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继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5. 开展撰写札记、反思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围绕AI应用、“模型建构”实践等进行反思总结。

6. 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合理安排各项教学活动,争取教学上有突破与创新,尝试运用AI辅助备课与教学;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主题可围绕AI与科学教学融合、“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等。

7. 教师要翻阅新课标解读与AI相关教学资料,开阔视野,把握教学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助AI等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8. 教师要按学校教科处工作计划要求完成教学常规和教育科研任务,提升专业水平,履行教师工作职责,为学校教育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