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研组将严格遵循《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结合我校实际,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二、工作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 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定期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及相关教育理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 深化集体备课,凝聚团队智慧: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主要环节、统一基础作业,并鼓励个性化设计。
3. 打造精品课堂,开展“一人一课”和“一课三磨”活动:以“一人一课”和“一课三磨”为主要形式,组织全员进行公开课、研讨课教学,课后及时评课议课,探讨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
4. 加强听课评课,促进相互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项听课活动和培训活动,听课后进行交流反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针对课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问题、困惑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5. 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育人: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开展社会调查、主题演讲、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思政课“活”起来。
6. 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学生:探索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表现、行为养成,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发展。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拟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参加新教材培训等培训:
3.公开课申报
十月份
1.组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讨论。
2.开展一人一课和一课三磨活动;
十一月份
1.继续开展一人一课和一课三磨活动
2.组织线上学习;
十二月份
继续开展一人一课和一课三磨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总结
一月份
本学期工作材料汇总
教研组全体教师将本着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认真执行本计划,共同致力于提升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