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研中秋 一课三磨促成长
日期:2025-09-19 17:22:22  浏览量:0

深耕课堂研中秋 一课三磨促成长——记吴绫实验小学《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三磨”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吴绫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于9月中下旬围绕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开展了“一课三磨”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三次集体备课、课堂实践与研讨反思,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实现教学相长、教研共进。

一磨:情境导入激趣,聚焦文化感知

首次授课中,袁敏珠老师以“月宫来信”为线索,通过猜谜语、读玉兔来信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团圆能量小使者”,依次闯关了解中秋习俗、聆听《嫦娥奔月》传说、诵读月诗、制作团圆灯笼。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

评课中,张燕芳校长指出:“情境创设生动有趣,但环节时间分配上失衡,学生对‘团圆’的情感体悟不够深入。”教研组建议调整板块结构,增强生活链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感受“团圆”的意义。

一磨.jpg

一磨2.jpg

二磨:优化活动设计,深化情感体验

第二次教学中,袁老师调整了课堂结构,增设“打桂花”等教师亲身经历分享,增强亲切感;在“表思念”环节加入情境模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不能回家的亲人传递祝福。学生通过制作祝福书签、分享品尝月饼,进一步感受中秋的“团圆味”与“思念味”。

教研组在二次评课中提出:“活动更贴近生活,但古诗教学部分仍显抽象,可借助画面、音乐增强感染力。”同时建议将“灯笼制作”改为“书签创作”,更便于课堂操作与情感表达。

二磨.jpg

三磨:融合古今表达,升华文化认同

第三次授课,袁老师进一步优化细节:在“月诗传情”环节配乐朗诵,营造诗意氛围;通过“选择情境演一演”增强互动性与代入感;课堂结尾以“分享月饼”收束,让学生在真实的味觉体验中深化对“团圆”的理解。板书设计清晰呈现“知习俗—盼团圆—表思念—送祝福”的教学主线,层层递进,情感升华自然。

听课教师一致认为,本节课不仅完成了知识传授,更实现了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三磨.jpg

教研总结:以磨促教,以研促长

通过三次扎实的磨课活动,教学团队不断聚焦目标、优化细节、深化体验,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能力,也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与研究力。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一堂好课需在反复打磨中沉淀,在集体智慧中绽放,唯有深耕课堂,方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