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要素,精读巧用——吴绫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一课三磨”活动(中段)
日期:2025-10-24 15:57:33  浏览量:0

秋意渐深,教研热情如秋日暖阳,和煦而明亮。吴绫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课三磨”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吴美美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

10月13日,一磨以说课形式拉开序幕。 吴老师紧扣单元要素,以“学习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为核心,初步设计了“复习导入—认识脚的特点—聚焦爬的过程—拓展观察”的教学流程。她旨在通过抓重点词句、品析动词、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研讨环节中,备课组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初稿设计内容稍显零散,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建议借助学习任务单,将课堂划分为“找脚、读脚、观爬、品词”等几个清晰的板块,使教学结构更紧凑,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抓手。同时,应精简重复的朗读环节,让课堂节奏更明快。

10月16日,二磨课堂实践如期展开。 吴老师采纳建议,运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课堂思路清晰。然而,在“认识爬山虎的脚”这一环节用时过多,导致后续最精彩的“爬的过程”品析与观察拓展环节未能充分展开,略显遗憾。

课后研讨中,听课老师们肯定了课堂板块的进步,同时也指出:教师讲解依然偏多,应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发现与思考的空间。大家特别强调,对“一脚一脚往上爬”这一动态过程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应加强范读,并建议将动词分析与视频动画、课文品读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真正“看见”过程。

10月24日,三磨展示课精彩亮相。 经过深度调整的课堂,令人耳目一新。吴老师以“我们是小小观察员”为主线,通过“找一找脚的位置”、“读一读脚的样貌”、“演一演爬的过程”、“比一比动词的妙用”等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层层推进。在讲解“爬”的过程时,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圈动词、看视频、做动作、对比品读(如“巴”与“贴”),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准与传神。课堂尾声的“观察迁移”——观看捕蝇草视频并尝试运用动词描述,更是将所学落于实处,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感受到了连续、细致观察的魅力。本次“一课三磨”活动,不仅是吴美美老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一次淬炼与提升,更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精彩呈现。全体语文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与实践的反思中,共同推动着语文课堂教学向更高效、更生动的方向迈进。

94d67e1fb8ab4082898a2f8fe088bcf2_720.jpg

0a98666f5162399be02ec485ffdf5b8c_720.jpg

21e982cca4fca3cd5726db0709532b31_720.jpg

8cf929590a930d2246da936de6f7c538_720.jpg